为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。商学院实践团开展了“传承中华文化 争做有志青年”寒假社会实践活动,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同学们分成多个小组,奔赴不同的文化传承阵地。
中药茶饮:非遗文化传承中的现代潮流
实践团成员们来到淮安市河下古镇,采访了徐承勤老师。徐老师说,她之所以选择茶饮的方式,是因为想做好中医药茶饮并传播中医药文化,让更多的人喝到健康的,有品质的,养生的中药茶饮。徐老师还会根据顾客的身体状况,开具个性化的中药配方,同时更多的普及中医知识,传播中医药文化。中药茶饮不仅让古老的中医智慧焕发出新的生机,也为喜爱喝奶茶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便捷、健康的养生选择。

苏绣:丝线交织,绣就锦绣华章
走进江南一隅的一处宁静小院内,苏绣传承人冯莹莹以坚守与创新,续写着苏绣的前世今生。近日,金松志愿者有幸拜访了她,聆听她与苏绣的故事。冯莹莹生于苏绣世家,儿时便在长辈的刺绣氛围中耳濡目染,自此对苏绣产生浓厚兴趣。随着学习的深入,她越发感受到苏绣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在她心中,这不仅是家族技艺的延续,更是文化传承的使命。

梳篦:常州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
走进常州梳篦厂,年过六旬的邢粮厂长精神矍铄,热情地介绍着厂里的情况。邢厂长说:“我从小就喜欢看老师傅们做梳篦,那些木头在他们手里仿佛有了生命,变成了一把把精美的梳子。”随着时代的发展,传统梳篦面临着市场萎缩、传承人断层等挑战。为了不让这门古老的手艺失传,邢厂长和厂里的师傅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创新之路,开发了保健梳、工艺梳、旅游纪念品等系列产品。

皮影戏:姜亚龙守护的光影传奇
走进徐州皮影戏传承人姜亚龙老师的工作室。那里摆满了各种精美的皮影戏人物和道具。姜老师说:“这皮影制作可不容易嘞,从选皮开始就得讲究。要选那质地好、柔韧性强的皮子。然后就是画图样,得把心里想的那些人物、动物的样子画到皮子上,这一笔一划都不能马虎。”为了展示徐州皮影戏的独特魅力,姜老师现场表演了一段《东郭先生和狼》的经典片段,那灵动的皮影,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,光影交错间,徐州皮影戏的独特魅力展露无遗。

在此次江苏非遗文化传承的旅途中,同学们感受到了非遗人匠心独运的技艺,每一道技艺,都是匠人心血的结晶。它们穿越时空,闪耀着璀璨的光芒,等待着青年人去发现,去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