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,商学院“乡兴新程,富美深耕”实践团化身助力乡村发展的使者,深入多地开展特色产业调研实践活动,与乡村共成长,为振兴添动力,书写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经历。
一、“莓”好时光:草莓园里探增收
踏入连云港东海县草莓园,团队成员参与采摘,亲身体验丰收喜悦,也深刻感受到种植户的辛勤付出。当地利用地方资源优势,发展特色草莓种植产业。在政策的扶持下,让草莓成为了农民增收的“致富果”。将地方特色资源深度整合、打造特色品牌的发展路径,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,实现了产业协同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局面。



二、“蔬”写智慧:大棚种植寻高效
在宿迁蔬菜大棚种植基地,实践团成员见证了深冬时节大棚内的盎然绿意。种植户借助智能设备,精准调控温度、湿度和光照,实现了蔬菜的智能化种植管理。这种科学管理方式,不仅提高了蔬菜产量,还保障了蔬菜品质。大棚根据季节种植多种市场热门蔬菜品种,通过传统农贸市场和超市直供等多元化销售渠道,确保蔬菜稳定销售。当地政府组织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种植水平,给予资金补贴助力产业发展,使得大棚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。


三、“虾稻”共生:生态农业促双赢
来到淮安市盱眙县虾稻共生养殖基地,团队成员深入了解这种创新的生态农业模式。在与基地负责人交流中得知,虾稻共生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巧妙结合,小龙虾的排泄物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,水稻则为小龙虾提供栖息和躲避天敌的场所,实现了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,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。在盱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,实践团见证了直播带货为虾稻产品带来的销售奇迹。面对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,成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、协助打造品牌并进行推广,助力虾稻共生产业更好发展。


此次系列实践活动,对实践团成员而言收获颇丰。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,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,提升了实践能力,增强了社会责任感。这些产业的成功经验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借鉴。未来,实践团成员决心继续关注乡村产业发展,积极投身乡村建设。他们希望更多地区能借鉴这些经验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共同为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不懈努力,助力乡村迈向更加繁荣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