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总体目标
《821-会计专业综合》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会计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条件,主要包括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,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考试主要题型包括单选题、多选题、判断题、计算题、综合题等。
二、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
第一部分 财务会计学
第一章 概论
(一) 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财务报告目标、会计基本假设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、会计要素及其确认、会计计量属性以及会计核算基础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容、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;掌握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基础的内容。
第二章 货币资金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货币资金的种类、会计处理以及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;熟悉银行结算方式;了解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。
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应收票据的种类以及会计处理;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;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的会计处理;坏账损失的处理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各项应收款项的核算;掌握坏账损失、票据贴现等会计实务的操作,能够判断企业有无通过坏账准备的计提、转回等手段进行盈余操控的行为。
第四章 存货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;存货发出的计价;存货的期末计量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、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、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、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;掌握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;掌握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。
第五章 金融资产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金融资产的分类、金融资产的计量以及金融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金融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、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、各类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核算;熟悉不同类金融资产转换的核算;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。
第六章 长期股权投资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方法、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以及核算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、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、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;熟悉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;了解企业合并方式。
第七章 固定资产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、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以及固定资产处置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、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及其会计处理、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、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;掌握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方法;了解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。
第八章 无形资产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、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以及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、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条件、无形资产初始计量及其会计处理、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原则、无形资产摊销原则;掌握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的会计处理。
第九章 投资性房地产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、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、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及其会计处理,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及其会计处理、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;熟悉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会计处理;了解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残值的确定。
第十章 流动负债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短期借款、应付票据、应付账款、应付职工薪酬、应交税费、其他流动负债的内容及核算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应付职工薪酬、短期借款、应付款项以及应交税费的会计处理;熟悉税费的种类。
第十一章 非流动负债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、借款费用的内容及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、或有事项的特征及预计负债确认的条件以及计量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长期借款利息的会计处理、熟练掌握平价发行、溢价发行、折价发行债券的会计处理;熟悉债券平价、溢价、折价发行的原因;了解债券发行价格确定的方法。熟练掌握借款费用的内容;熟练掌握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;熟练掌握借款费用开始、暂停以及停止资本化的条件;熟悉借款费用的披露方法。熟练掌握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、预计负债的会计处理原则;熟悉或有事项概念及常见或有事项;了解或有事项的特征。
第十二章 所有者权益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及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理解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和包括的内容;掌握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。
第十三章 收入、费用及利润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收入的确认、计量及会计处理;各项费用的内容;利润及利润分配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收入确认的方法及其会计处理;熟练掌握费用的内容及其会计处理;掌握利润的组成、利润的结转及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。
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财务报告的分类以及各项报表的编制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内容、格式和编制方法;掌握利润表的内容、格式和编制方法;掌握现金流量表的内容、格式和编制方法;掌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、格式和编制方法;掌握报表附注的内容;了解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。
第十五章 会计政策、会计估计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会计政策变更、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前期差错更正的内容及会计处理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、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、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、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;熟悉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。
第十六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涵盖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含义、分类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方法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、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内容及处理方法;熟悉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内容及处理方法。
第二部分 成本会计
第一章 总论
(一) 学习内容
成本的内涵,成本会计的演进与学科定位,成本会计的作用,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
务,成本会计的对象,成本会计工作组织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成本的内涵;了解成本会计的作用;了解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;了解成本会计的对象和成本会计工作组织。
第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的要求,费用的分类,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。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产品成本的开支范围和产品成本项目;理解成本核算的要求;了解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。
第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基础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包括:基本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;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;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;废品损失的核算;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;掌握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计算;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;掌握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;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,重点掌握约当产量法;掌握废品损失的核算;掌握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。
第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类型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;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;分类法、定额法、标准成本法;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:品种法、分批法、分步法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生产类型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;了解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;了解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。
第五章 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包括品种法、分批法、分步法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品种法的特点和应用;掌握分批法的特点和应用;掌握综合结转分步法及成本还原和分项结转分步法;掌握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和应用。
第六章 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
(一)学习内容
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报表的概念和种类;成本报表的意义;产品生产成本表、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和各种费用报表的结构、编制方法与成本分析。
(二)考核知识点
掌握产品生产成本表、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和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方法与分析;熟悉成本报表的概念和种类;了解成本报表的特点编制要求;了解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。
参考资料
1、《财务会计学》,第 13 版,作者:戴德明等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21 年.
2、《成本会计学》,第 9 版,作者:张敏、黎来芳、于富生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21 年.